欢迎来到安阳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4.17.jpg
[刘奇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 [刘云山:扎实做好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 更多头条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文明网(安阳站)首页 > 精彩专题 > 我读清明诗

我读清明诗
来源:安阳文明网    发布于:(2017-04-17)      字体: [][ ][ ]   [打印] [关闭]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触景生情,不免思绪颇多,于是,我找到了一些专门描写清明节的古诗古词,轻声诵读起来,慢慢地有些释然了。

  诸多诗词,尤以宋代黄庭坚的《清明》,更教人感慨不已。

清 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①。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①上联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祭余”是剩余的祭品;下联“士”指介之推。

  诗人首先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欣欣向荣的自然景象:清明佳节,春雨滋润,桃李盛开,草木柔嫩。诵读清明诗的前四句,我们仿佛可以听到雷声、雨声,看到桃李的笑靥和荒冢的愁容。

  然后,诗人由眼前的祭扫活动想起孟子所讲的那位齐人的故事,有一位齐人本来很穷,每次乞食那祭后的酒肉回家之后,总爱在妻妾面前夸耀自己又吃请了,故作骄傲的姿态;想起介子推的故事,那介子推曾经在危急之下割自己大腿的肉救了晋文公的性命,可是晋文公即位后就将此事淡忘了。于是,介子推看破功名而归隐绵谷。后来晋文公在别人提醒之后想起介子推,屡次召之不出,就下令焚烧介子推隐居的山林,心想他必出,然而介子推耻为公侯,终被焚死。

  晋人哀之,因介子推死于清明前三日,所以约定从清明前一日起,连续三日不得生火做饭,这便是寒食节禁烟的由来。诗人最后感叹道:齐人之愚,子推之贤,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这些早就已经被悠悠千载的时光所掩埋,眼前只剩下那满目蓬蒿、一丘黄土而已。

  这首诗是诗人的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

  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

  作者以一“笑”字既写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春之情。以一“悲”字写出了由清明引发的生死感慨。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颔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颈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尾联写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作者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诗歌词句看似浅易,实则技艺高超。运用典故,以齐人“乞祭余”还不算,还要向妻妾炫耀与介之推甘愿烧死在绵山中也不出山的气节风骨之高重对比,狠狠鞭挞了人生的卑微丑恶,赞美了人生的节操气节!

  整首诗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

  但是,虽说思想上似有消极对待人生之意,不过换一个角度不难看出,这首清明诗分明在劝导人们去想:人生苦短,究竟应该追求些什么?不应该追求些什么?

  功名利禄终为空,平淡清白才是真!(林州二中 陈李明)

责任编辑: 侯杰
分享到 更多

主题活动更多 >>

QQ截图20170328093717.jpg

QQ截图20170328102052.jpg

安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制作
电话:0372-2550207  传真:0372-2550207   邮箱:aywm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