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阳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4.10.jpg
[刘奇葆: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 [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 [文明创建示范点:张家港市文化中心] 更多头条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文明网(安阳站)首页 > 精彩专题 > 我读清明诗

我读清明诗
来源:安阳文明网    发布于:(2017-04-10)      字体: [][ ][ ]   [打印] [关闭]

  清明,是一个充满怀念,充满祭奠的日子。人们用各种方式,去追忆触摸不到的那些日子,那些人。古代文人墨客往往用诗文抒发情怀,留下了许多歌咏清明节的不朽佳作。让我们即使在遥远的今天仍能感受到他们真实的情感,更能通过他们厚重的语言,读懂他们穿越千年的思念。

  辛弃疾的《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是清明诗中带给我感动最深的一首。他绝少写自己的爱情经历,然为此篇,便与诸家不同。读该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慨叹他的人生,他的爱情,他的青春理想与无尽的遗憾。

  年轻时的辛弃疾,去上任途中曾经到过东流县,路途劳累的他想稍作歇息,便进入了路边的一家酒楼。适逢辛弃疾遭到朝廷投降派的排挤,独自饮酒间不免勾起心中的愤懑与惆怅。此时,一位女子仿佛看出了辛弃疾内心的苦闷,便走来与他攀谈。这是一位风尘女子,虽非花容月貌,但却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她知书达理,对时局颇有自己的见解,对辛弃疾1170年进奏的《阻江为险须藉两淮》和1165年进奏的《美芹十论》两疏,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番交谈后,辛弃疾心中无比安慰,颇有相见恨晚之感。两人情投意合,相处得十分融洽。人生难得一知己,辛弃疾便决定在东流县多停留几日。白天与那女子外出郊游,晚上对月畅饮,畅谈世事,过得非常愉快。由于要到朝廷任职,不能在这里久留,辛弃疾只得与她依依惜别。那时的少年英雄,有太多的使命,太多的抱负要去追。才子与歌女的相遇也许一开始就注定了离别的结局。

  公元1178年春,辛弃疾由江西安抚使调任大理少卿。到了东流县,辛弃疾便再去寻访那位女子,希望能与她重温往夕深情。到了那里一看,酒楼里只剩下一位看守的老人,昔日与姑娘对饮论世的酒桌已积满了灰尘。想到人去楼空,佳人难觅,看到清明时节,花落满地,辛弃疾的失落与感慨涌上心头,于是写下了《念奴娇·书东流村壁》:“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在此间却流露出少有的儿女情长的悲叹。结尾之处意蕴颇丰,他的感伤奔涌而至,因为于他最珍贵的爱情,青春与理想,此时都已逝去,都令他为之祭奠。

  清明是一个错误的时节,它不在萧索的深秋,却在阳春的三月。也可能是日渐繁华的物候更能映衬越发悲凉的情节。清明是诗人的节日,儿女情长,感时伤逝,身前身后,人生苦短,千百年来的感慨都可以饮壶觞以祭奠。也许我们并不能真正读懂辛弃疾词里有多少忧愁,留下来的只有曾经的东风吹过,垂杨曲柳。(安阳市第一中学 陈晓

责任编辑: 侯杰
分享到 更多

主题活动更多 >>

QQ截图20170328093717.jpg

QQ截图20170328102052.jpg

安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制作
电话:0372-2550207  传真:0372-2550207   邮箱:aywm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