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阳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29.jpg
[习近平主席达沃斯演讲一周年的世界回响:] [聚焦新时代 解读十九大 《新时代面对面》] [习近平日内瓦演讲一周年:指引人类进步与] 更多头条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文明网(安阳站)首页 > 精彩专题 > 专题2018 > 文明校园

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来源:安阳文明网    发布于:(2018-01-30)      字体: [][ ][ ]   [打印] [关闭]

  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创建于1990年9月。经过20余年的发展,她已经从最初的一个仅有8个教学班、30名教职工、397名学生、205间破旧小平房的普通小学发展成为一所拥有90个教学班、249名教职工、7700余名学生。从当初的一个校区,变成了三个校区。每个校区都各有特色,成为林州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学校微机室、图书室、红旗渠少先大队电视台、多功能会议室等教学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了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学校还分别于2007年、2009年、2010年在校内建成了红旗渠精神教育馆、科普活动室、校史展室,文化活动室、书写展室。

  在市委精神文明办的领导与亲切关怀下,学校确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育才”的办学目标,树立“大视野、大教育、大学堂”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办学,课改强校,文化育校,精神立校”,全面推进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德育特色学校,书法特色学校,慈善特色学校,全力打造文化校园、慈善校园、课改校园、和谐校园,努力把我校创办成三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乃至省内外引领小学教育的一所品牌学校,争取在五至十年内跻身全国有影响的品牌学校行列。

  二十多年来,学校荣获林州市、安阳市、河南省、国家级荣誉200余项。1998年8月,被河南省委、省政府评为河南省文明单位。1999年12月,被河南省教育委员会评为河南省文明学校。2009年9月,学校受到了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委的表彰。以李长春、刘云山等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以北大党委书记周之良、全国著名学者张文质为代表的知名学者,以日本友人深谷克海等为代表的国际友人曾亲临学校考察指导工作。2011年,学校申报了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2012年,学校通过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验收,成为林州市唯一一所省级文明标兵学校。2015年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德育实验学校”“全国书法实验学校”“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等国家级荣誉10余项,并受到中央文明办等五部委的表彰,还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等省级荣誉70余项。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行的肯定和高度赞誉。神九女航天员刘洋,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行动组织总裁理查?沃登先后莅临我校指导工作。

  近年来,学校按照市教体局“崇尚工作、尊重制度、热爱学习、优化服务”的总体要求,突出课堂教学改革,突出学校管理,突出文化德育,突出第二课堂,努力建设三省交界区域名牌小学。学校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四点”:一是突出重点,读书学习上作文章,勇于实践,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功夫,认真听,踏实学,切实评,扎实改,努力构建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的魅力课堂,走出了一条符合二小实际的特色课改之路。二是突破难点,文明活动上多创新,在学校管理上动脑筋,健全制度,细化管理,努力构建科学管理体系。三是打造亮点,创建文明活动上下功夫,叫响品牌,在文化德育上亮水平,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充满文化、文明气息,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努力构建魅力四射的精神家园、文化乐园。大力开展道德讲堂宣讲活动,教育师生树立“有中国梦想,做有道德的中国人”信念意识。深入开展以弘扬当代红旗渠精神、学雷锋、文明礼仪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教育学生争当新一代红旗渠精神传人。四是创新特色上,创办慈善学校,通过宣传慈善知识,慈善爱心人士的先进事迹,组织慈善活动,慈善演讲,开展慈善支教下乡等一系列慈善教育活动。

  下面,我就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一下简要汇报:

  一、以创建促文明

  为搞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学校把各项工作作为文明单位创建的有效载体,并在活动的深化、拓展、提高上下功夫,加大了督促检查考核力度,形成了党支部、教导、少先大队等团队齐抓共管的局面,切实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引向深入,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首先是抓组织建设,夯实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基础。抓组织建设,为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主任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成员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领导。二是进一步理顺学校各个方面的关系,建立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层级管理系统,建立了相应的治安、防火、调解、帮教、法制教育、差生转化、环境整治等小组,加强整体系统的协调控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明确各方面的工作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目标一致,互相协调,分工不分家,上下一盘棋,确保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有序发展。四是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列入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教育教学工作一同布置、一同检查、一同考核验收、一同总结表彰,使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其次是抓制度建设,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一是先后制订了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对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进行全面安排和精心部署。二是根据学校实际,制定了法制教育制度、值周教师工作制度、预防学生伤害事故暂行规定、安全保卫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安全检查监督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一票否决制度、重大外出活动审批等多项安全制度,以严格的制度要求人,以严格的制度约束人。三是结合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制定了“文明学生”、“文明教师”、“文明班级”评审表彰奖励制度,师生上下课、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相关的文明礼仪制度,每年“六一”期间,都要对文明教师、文明学生、文明班级进行表彰奖励,每天都对师生常规礼仪进行检查,并纳入对班级、对师生的考核之中。三是分别制订和完善了严重违反校纪校规学生的处理办法、小学生“十不准”要求、落实公民道德教育20字规范、30条细则等管理制度,严格督察,严肃纪律,确保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规范化发展。四是把综治工作细化,责任到人,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学校各线、各块层层签定责任状,对确定的指标任务和标准实行量化管理,加强检查考核,每年召开综治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对工作突出的处室、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综治工作落实不好的根据情况处罚,做到奖罚分明。由于建立了较强的制约机制,全校都能自觉地承担起安全文明校园的建设责任。

  第三是抓队伍建设,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提供人力支撑。在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上,主要做到了“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将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与实践“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加快教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牢固树立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二是加强领导作风建设。学校领导深入到教师中间,深入到学生中间,深入到家长中间,深入到活动中间,倾听师生意见,征询家长建议,并深入到实地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予以解决,不能解决的,学校都及时通过书面的形式上报有关部门。由于学校领导班子对安全文明校园建设工作认识统一,高度重视,使我校创建工作实现了两个转变,即:由过去的“主管领导抓的多,其他领导抓的少”到“一把手全面指挥,主管领导尽职尽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转变,由“门卫后勤孤军作战”到“各线各块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协调一致,齐抓共管”转变,有力地推动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在抓教职工队伍建设上,主要做到了以下四点:一是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地位,通过继续深化以敬业爱生为主题的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坚决查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以及利用职务之便向家长索取好处等严重违纪事件,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二是通过开展“如何作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大讨论、举办师德演讲比赛等活动,用自己身边的事,用自己的亲身感受畅谈作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三是结合民主评议行风、师德建设年活动,在学校开展教师评领导、学生评教师、家长评学校活动,把民主评议行风、师德建设年活动同学校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同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结合起来,不断强化领导服务教师、教师服务学生、学校服务家长的意识。四是加强了社会、家庭、学校的三维网络联系,充分利用教育管理资源,聘请公安局副局长梁建明同志作为学校的法制副校长,聘请红旗渠劳模任羊成同志为校外辅导员,聘请辖区派出所民警同志为学校的联校民警,这些同志定期或不定期地来到学校,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加上事实案例分析,对师生进行生动的安全、法律知识教育,提高了广大师生遵章守法和安全防范意识。

  第四是抓德育,推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向更深的层面发展。我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德育工作:在强化德育工作认识方面,一是坚持正确的德育理念,以主体性德育观理论为指导,坚持学生参与德育全过程,充分发挥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让德育回归生活、贴近生活,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开放性和预见性;二是明确德育目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平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机会,都能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积极上进,热情活泼,有理想、有潜力、有个性、善合作的现代人、文明人;三是抓住重点,以德育人,落实德育为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读书活动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不留教育的“死角”,使德育工作真正走上重视实践体验、重视教育过程、身心和谐发展的科学轨道。在夯实德育工作基础上,一是健全班级工作考核制度、文明班级评比制度、学生规范督促检查评比制度、文明学生、三好学生、优秀队员、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类评优考核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保证我校德育教育目标化管理得以顺利实现;二是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规范德育管理,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和班主任考核方案,完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三是加强任课教师队伍建设,推行教师工作承诺制,严格约束和规范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四是加强对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实行小干部工作例会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学生干部工作交流会,交流各班的工作经验,取长补短;推行班队干部竞聘上岗轮流制,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五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体系,加大家庭、社会参与学校德育的力度,充分发挥书信、家长会、家访、家长委员会等各种渠道,丰富活动内涵,及时与家庭、社会交流、沟通,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教育,从而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建一个更完善的教育网络;六是进一步办好红领巾广播、电视台、画廊、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在完善德育内容上,一是强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家乡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树立新世纪接班人的意识和远大而崇高的理想;二是加大养成教育的力度,牢固树立“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的理念,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以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契机,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守时教育、纪律教育、劳动教育、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勤俭节约、团结友爱、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心理健康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努力把德育内化为习惯,变成生活的德育;三是加强法制教育,密切联系公安、司法、关工委等单位,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法制教育副校长和老干部、老教师、老模范的教育优势,为法制教育提供专业和理论支持,不断探索新的德育教育模式。坚持定期和即时的法制纪律,努力提升学生的法制纪律观念,做好教育防范工作,对重点学生进行重点指导,继续做好问题学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按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试行)》的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班级管理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辅导,预防和消除学生中的不良心理;五是强化“五自”(自主、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教育,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调动他们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竞争意识,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二、以工作促文明

  我校把创建文明单位与德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工作中树文明,文明中求发展,两者相得益彰,相互影响,共同提高。

  首先让师生的文明行为与慈善同行。

  (一)开办慈善课。今年新学期开学初,林州市慈善总会来学校举办了“慈善第一课”进课堂活动,让师生了解慈善知识,宣传慈善知识,做慈善学生,做慈善教师,做慈善人,开学伊始给全校师生上了一堂很好的慈善课。

  (二)开展慈善支教下乡活动。每周由学校组织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等5—6名教师分别到采桑镇、横水镇、城郊乡、合涧镇、姚村镇、市直六小等乡镇小学、市直学校支教下乡、城乡互动,资源共享,共同成长,先后由三十六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三)组织“道德讲堂”开讲。今年八月三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在石板岩学习期间,专题举办了“道德讲堂”开讲活动,学校教导副主任牛艳平老师做了题为“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道德专题讲座。会上“六个一”活动,唱道德歌,讲爱心故事,诵大爱诗句,说我心目中的慈善人、表慈善决心、许慈善心愿等,营造了丰富而浓厚的教育氛围,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四)开展“敬老人”活动。10月22日,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组织了“敬老院爱心活动”,在林州市老年公寓,二实小红旗渠阳光少年慈善队的队员们给老人梳头、剪指甲、捶背、陪老人聊天,给老人讲笑话和献爱心义务演出,给老人送去关爱和温暖。

  (五)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周一升旗仪式上,在少先大队辅导员“节约一粒米”的倡议中,二实小“你我相约,唱响节约歌——创建节约型校园”主题教育活动正式启动,系列活动将通过在学生中开展“一点一滴牵动我心”红旗渠少先大队雏鹰之声广播,“节约小使者,从我做起”千人签名、“勤俭节约方法多”为主题的故事会、演讲比赛、《我是节约小使者》征文、“节约从这里出发”手抄报、“旧貌换新颜”废旧物品再利用展示会等,在教师中开展节约使用办公用品,提倡电子办公,从节约一张纸、一支粉笔做起,牢固树立全体师生的节约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

  (六)签名寄语做有道德的人。9月25日,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在中、高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我校充分运用网络载体,引导未成年人进一步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七)学雷锋,我行动。二实小红旗渠少先大队组织全校学校举行了“走近雷锋”主题中队会,通过讲雷锋故事、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诗朗诵《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品读雷锋语录,分离同学们搜集的雷锋故事等活动,让学生走近雷锋、学习雷锋,感情雷锋的内涵——奉献、互助互爱,另外,还通过“弘扬雷锋精神,争做美德少年”的实践活动,让雷锋精神永存。

  其次是注重科研教学。我校扎实开展新课题《课程教材课堂教学知识解读》研究,狠抓教学课题研究。学校“以创建高效课堂”为目标,扎实开展了“推门听课”活动。专门召开了35周岁以下教师专业成长专题会议,活动中要求人人讲一节课,并认真进行课例研究,助推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第三是构建高效课。在教体局组织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我校重点做到了“五个一”:一是建立了一套运行机制。2010年,学校总结出了“四学四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出台了《高效课堂教学实施指导意见》和《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为我校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明确了方向、提供了保证。二是推出了一批课改典型。近年来,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取得的成绩捷报频传,继郭高伶、李军丽、邓国玉、胡艳青等老师在全国和安阳市地区公开课、优质课中获奖之后,付爱红老师在2011年八月份全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安阳站赛区中荣获语文优质课一等奖,并代表林州参加安阳市优质课决赛。2012年,我校还举行了课堂教学改革成果观摩展示活动。我校师生在人民剧院举行了二节语文、一节数学三节课改观摩课。这是我校学习、借鉴、实践外地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一次检阅。此次成果汇报,极大地鼓舞了我校广大教师搞好课改的决心与信心,赢得了广大家长、同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与赞誉。此外,我校还成立了“名师工作室”课改小组,由省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质课教师组成,让他们引领、影响教师,在他们的影响带动下,广大的中青年教师全身心投入课改中,涌现出了一批立志于课堂教学改革的优秀教师。在今年放暑假前,学校专题召开了课改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了在课改工作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师,他们分别被表彰为课改先锋教师、课改先进教师、课改优秀教师等。三是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课改环境。学校在课改上的投入力度前所未有,教室内小黑板的布置、导学案的印制等花费将近十万元,为课改提供了硬件支持,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课改环境。四是建立了一套教师课改评价标准。2012年春季,我校教师人人讲课,成立评委现场打分,两轮听课评比结果,作为任课教师期中、期末教学工作的考核业绩。评课活动整体推进了全校课改工作的良性发展,调动了广大教师主动课改、乐于课改的积极性,全校课改工作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参与课改,投入课改在我校蔚然成风。五是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制。2012年,我校先后组织老师三次到山东学习课改经验,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暑假期间由校长带队一行十五人赴山东青岛,参加首届全国语文统合教学法观摩研讨。通过学习,视野再次打开,境界再次提升,思想又一次解放,为下步课改铺好了路。学校的成长史就是教师的成长史。在这场课改持久战中,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涌现了大批名师,他们作课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中侯华丽老师就是一颗璀璨的明星。2014年,侯华丽老师荣获了“中国好课堂”特等奖。李俊丽老师在2014年9月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得特等奖。2015年、2016年李俊丽、李晓云获得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得特等奖

  三、以文化促文明

  校园文化是教学环境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引导在校师生群体发展的一种文化氛围。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其根本意义就在于以校园文化为载体,通过良好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去积极影响、陶冶、启迪和规范师生的人生真谛的追求,对未来事业的向往,对人类社会的创造及对美好人格的完善。

  我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强化学校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建立了专门的治安室,配备了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和必要的安全保卫设施,加强安全文明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办好学校安全宣传橱窗,利用文字、图片、宣传画等资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学生必经的走廊或楼梯间创设“文化长廊”,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在班级外面的墙壁上设计“班级文化长廊”,展示同学们的红旗渠手抄报、红旗渠书画作品等;在校园醒目位置创办红旗渠精神专栏,用修渠、护渠故事和画面教育学生。三是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向学生提供有关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方面的图书,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了解和掌握有关的法律、安全知识。四是校园广播站“雏鹰之声”要定时播放同学们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心得体会。学校还注重抓好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建设健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十项规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五是发挥学校现代媒体等电教手段,组织学生观看有关防震减灾方面的科普宣传教育片,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六是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分层次、分年段将安全文明列入校本教材,分别编写了1-6年级校本教材,并将校本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之中,列入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安全文明教育。2011年,学校还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红旗渠的优势,开展了《红旗渠补源工程的调查与实践》课题研究,并在全国获奖。学校开展的《关注学生生活,开发和利用校园德育资源的研究》课题被河南省基础教研室评为一等奖。我校在学生每天的课前写字活动中,让学生书写与“红旗渠精神”相关的内容。把红旗渠精神渗透到读书活动中,使学生实现知识品德双提高。

  (一)成功举办读书才艺节。以“红旗渠精神”为主题的第三届读书才艺展示文艺演出,旨在努力培养新一代红旗渠精神传人,全面展示学校两年多来的课改成果,展现了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与精神风貌。成功的举办了第三届阅读经典擂台赛。

  (二)感受航天英雄的风采与力量。在市委书记郑中华的陪同下,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走进二小,极大的鼓舞了全校师生,学校掀起了一股“学习谢天英雄刘洋”的热潮,与“小发明”、“小制作”为伴,常年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品质。

  (三)文化讲坛有声有色。每周一次的文化讲坛上,教师侃侃而谈,讲古代名人,谈民俗、饮食、服饰等文化,提高教师职业品位,先后有十五位教师登坛主讲。

  (四)“书法”扮靓校园。在三、四、五年级开设毛笔书法习字课,在校园地面上到处画着规范的“米字格”练习贴,提供学生习字,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写硬笔、练毛笔字,师生练字已蔚然成风。

  (五)全面育人,健康成长。坚持组织学生上好30分钟的课间操,伴着有节奏的旋律,排着整齐的队伍,与学生一齐做瑜珈操,眼保健操。荣誉安阳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航空模型女子团体二等奖,参加了安阳市宣传部、文明办组织的“清明节”诵读文艺表演,推出教师健身运动,每周三下午放学后组织教师集体骑行活动。

  (六)校园文化香溢育人。打造“四个一百”文化工程,从小让孩子们知晓,百幅名画,感受一百首名曲,观看一百部影视剧,欣赏一百幅名书法墨宝,坚持每周集读书、写字、绘画、习作、设计于一体的室内主题文化、室外文化长廊创办。

  (七)学校侯华丽老师先后在郑州举行的由中国教师报主办的“中国好课堂”河南赛区比赛中,荣获“好课堂”特等奖;在深圳举行的“全国语文主题学习”观摩课与研讨会上,侯华丽老师的课受到了中国小学语文权威、中国小学语文教育理事长崔峦先生及与会的领导、专家的高度评价。二小的课改走向全省,迈向了全国。

  今年3月29日,二实小各中队举行了“我心中有个梦想——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主题中队会。红旗渠少先大队部以此为主题对全校少先队员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主义专题教育。

  清明节前夕,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组织学和登录中国文明网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孩子们通过网上鞠躬、鲜花、留言等方式表过自己缅怀革命英烈的感情。

  四、以精神促文明

  我校充分发挥地方红色资源——红旗渠的作用,将红旗渠作为教育学生、创建文明的教材,将红旗渠精神教育与文明创建融为一体,让红旗渠精神成为文明的载体和化身,把红旗渠精神教育作为创建文明单位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是在教育馆里教育师生弘扬和传承红旗渠精神。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切直观的感受,学校在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修建了一座红旗渠精神教育馆。当年带领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老书记杨贵欣然亲笔题写馆名。学校按照新的教育理念重新解读了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认为红旗渠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产物,是团结协作的产物,也是依靠科学精神的产物,更是开拓创新的产物。为此,学校把修建红旗渠的战斗岁月和“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的修渠历程重新整合,让学生通过参观学习,受到自强、合作、科学、创新等时代精神的教育。教育馆中“我为红旗渠增光彩”的结语,警示孩子们,要努力学习,早日成才,做新一代红旗渠精神传人。每学期初上红旗渠校本课程时,学校培养的三百多名小导游都会为同学们解说,这成为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通过解说,既让学生了解了红旗渠精神,又培养了学生言语交际等综合实践能力。现在,三年级以上班班都有小导游,人人都能讲红旗渠故事。来学校参观考察的领导、教育同行对小导游的解说赞不绝口。全国关工委副秘书长温厚文,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江绍高,央视著名主持人柴露等上级领导和记者参观了红旗渠精神教育馆后,对小导游的出色表现和学校开展的红旗渠精神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是在校本课程里教育师生弘扬和传承红旗渠精神。为了把红旗渠精神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学校组织了20多名骨干教师,重走红旗渠,实地感悟;走访老县委书记杨贵等当年的修渠人,收集资料,设计教案,利用一年的节假日时间,顶着酷暑,冒着严寒,几易其稿,终于编写成了1~6年级系列校本课程——《走近红旗渠》。2011年,学校又重新组织人员,按照市教体局“当代红旗渠精神进教材”的要求,对该校校本教材《走近红旗渠》的部分内容作了调整,把“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新时代红旗渠精神内涵写入了校本教材,并对当代红旗渠精神人物进行了增补,为学生们学习和传承当代红旗渠精神提供了保证。近年来,学校各年级每周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红旗渠精神,并根据一至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把培养目标分别确定为:感知红旗渠、走近红旗渠、认识红旗渠、学习红旗渠精神、探索红旗渠精神、做红旗渠精神传人。这套校本教材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受到了教育同行和专家的好评。《走近红旗渠》校本课程不但有教材、有教案,而且还随其它课程每学期进行检测,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该套教材荣获河南省校本教材一等奖。

  三是在课题研究中教育师生弘扬和传承红旗渠精神。从2004年开始,坐落在红旗渠边的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就将红旗渠精神的挖掘作为课题进行探索。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师生对红旗渠精神的教育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第一,红旗渠精神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正是有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林县人民正是因为具有这种民族精神的底蕴,经过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长期顽强抗争的经验积累,才明白了“苦熬不苦干,苦熬无穷期”的道理。在新中国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敢于直面劈山造渠的巨大困难,吃野菜,睡岩石,劈山不止,终于修成了红旗渠,引来了漳河水,创造出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红旗渠的修建正是林县人民自强不息精神的突出表现。第二,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合作精神。红旗渠是一项跨省水利工程,修建红旗渠,不仅需要全县人民的大合作,更需要省与省、县与县之间的合作。如果不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就不会有修建红旗渠的伟大胜利。第三,红旗渠精神体现了创新精神。不仅修建红旗渠的决策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而且修建过程也处处有创新。比如,在挖凿青年洞时,由于岩石十分坚硬,一锤打下去只有一个白点,用数十根钢钎打都不成一个炮眼。在不断总结和摸索中,青年突击队员们创造了连环炮、瓦缸窑炮、三角炮、抬炮、立炮等新的爆破技术,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为了大量烧制急用的石灰,林县人民创造了无窑烧灰法,一层青石一层煤,一次就能烧灰4000多公斤。没有水平仪,土专家们就用洗脸盆装水来替代,桃源渡槽、空心坝……都是创新思维的成果。第四,红旗渠精神体现了科学精神。修建红旗渠是符合当时林县现状的科学决策。红旗渠的设计、建设及配套工程,是以红旗渠为藤,以水库为瓜的“长藤结瓜”式综合水利灌溉网,全靠自然落差自动引水,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修建红旗渠的伟大实践进一步培育了林县人民的科学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强、合作、创新、科学等精神,正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时代精神。利用红旗渠精神对学生进行教育正好是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具体抓手和载体,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时代特点。为此,全校教职工统一了认识,致力于把虚的精神教育具体化。2007年,市关工委在全市开展的“红旗渠精神校园行”活动,更坚定了学校全体教职工的信心。2011年,学校还开展了《红旗渠补源工程的调查与实践》课题研究,并在全国获奖。学校开展的《关注学生生活,开发和利用校园德育资源的研究》课题被河南省基础教研室评为一等奖。

  四是在主题活动中教育师生弘扬和传承红旗渠精神。为了让红旗渠精神教育成为学校德育活动的主旋律,2004年5月28日,学校少先队大队经共青团林州市委、林州少工委批准,正式改名为红旗渠少先大队,聘请了红旗渠特等劳模任羊成、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红旗渠故事的学生家长李蕾及红旗渠精神研究会的一些权威人士为校外辅导员。学校组织少先队员参观红旗渠,收集有关红旗渠的资料,读有关红旗渠的文章,听劳模讲修渠故事,让少先队员看红旗渠纪录片。在学生对红旗渠精神有了初步认识后,再组织学生唱红旗渠歌曲,讲红旗渠故事,绘红旗渠图画,办红旗渠手抄报,写以红旗渠精神为主题的作文和书法作品等一系列特色活动,以深化学生的认识。

  通过红旗渠主题读书活动,“发扬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正确使用压岁钱”等主题大队会,弘扬红旗渠精神的文艺表演、歌曲、绘画、书法、演讲赛、“生活好了,还要不要艰苦奋斗的红旗渠”辩论会、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让红旗渠畔的孩子们真正体会到红旗渠精神中自强、协作、创新、科学等丰富内涵,增强了学生克服生活中各种困难的自信心,增强了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热爱科学的良好精神品格。在学生充分认识到红旗渠了不起,林州了不起,林州人了不起后,学校开展了今日红旗渠,今日林州,今日林州人及展望林州未来等教育活动,组织了向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优秀校友学习,立志成才,为红旗渠增光添彩的主题中队会,激发学生立志做新时期的红旗渠精神传人,鼓励他们立志高远,刻苦学习,早日成才,成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引导他们自觉为红旗渠增光添彩。我校2011年排演的舞蹈《红旗渠畔幸福花》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今年,学校还组织部分学生开展了重走红旗渠活动,组织学生到全市重修生命线工地参加劳动,让学生体验修渠的艰辛,使学生更深的感悟和领会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了“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当代红旗渠精神。

  五是在评价机制中教育师生弘扬和传承红旗渠精神。在多年实践中,学校注意发挥评价的引领和教育作用,力求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红旗渠精神,自觉健康成长。学校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表彰为三好学生,把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表彰为红旗渠新星,对有进步的学生授予进步奖。每一学期结束,都要腾出专门时间,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之后小组互评,老师写出鼓励性、希望性寄语,期末对全校三千多名学生进行表彰,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闪光点,获得自信,向最好的自己发展。在每学期一次的“红旗渠新星”十项评选中,全校每位学生均能获得其中的一项。如“红旗渠品德新星”“红旗渠读书新星”“红旗渠创造新星”“红旗渠进步新星”等等。并且,有六百多名同学分别荣获“红旗渠文化小星星”“科学小星星”“创造小星星”等荣誉称号。学期末,三千多名孩子仰着自信的小脸,拿着红旗渠新星奖状,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走出校门时的景象,让老师和家长们仿佛看到了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真正明星的美好未来。

  虽然近年来我校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我们的目标和理想、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望还有一段距离。今后,我校将严格按照创建文明校园的各项要求,坚持创建工作不停步,坚持创新进取不停步,全面推动学校两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 侯杰
分享到 更多

主题活动更多 >>

QQ图片20180130152707.png

QQ截图20171106152939.jpg

QQ截图20170928161546.jpg

QQ截图20170829083345.jpg

传统文化.jpg

安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制作
电话:0372-2550207  传真:0372-2550207   邮箱:aywm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