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阳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4.13.jpg
[刘云山:扎实做好迎接党的十九大宣传工作] [刘奇葆: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刘奇葆:建设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 更多头条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文明网(安阳站)首页 > 精彩专题 > 我读清明诗

古诗里的清明
来源:安阳文明网    发布于:(2017-04-13)      字体: [][ ][ ]   [打印] [关闭]

  又是一年清明时。桃花晕染了漫天云霞,飞鸟唤醒了碧海蓝天,这个季节的一切都预示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无论阳光明媚或者细雨淅沥,都像一首首或忧或愁或怨或喜的诗词,将人世间的种种感情娓娓道来。

  淡淡的忧愁,默默的伤怀,似乎是清明的主基调。“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所过的清明节阴雨连绵。天空中飘散的微雨,让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忧愁,看到路上行人悼念逝去的亲人,触景生情伤怀至极。而此时又要冒雨赶路,淅淅沥沥的雨水打湿衣衫,于是他希望能借酒消愁,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他便向人问路了。“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热情的指向远方,杏花似锦,春意闹枝,似乎已经看到了迎风飘摇的酒幌,仿佛已经嗅到随风飘散的酒香……黄庭坚的《清明》,春雨滋润,桃李盛开,草木柔嫩,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清明时节,春雨绵绵,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有桃李欢笑,亦有荒冢生愁,不同的情境流露出作者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一声春雷惊天动地,加上如油的春雨滋润万物,郊原桃红李白,绿草如丝遍地,万木争荣竞秀,清明佳节时的春气给宇宙带来了无限生机。“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人的人生猥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碌,宁可隐居山中。像那位齐人与介子推,究竟是谁贤谁愚,千百年后又有谁知道呢?如今一眼看过去,满地都是蓬蒿,同样不过是一堆土丘而已。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之间。

  清明节并不全是伤感和忧愁。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这踏青玩赏的时节里,处处洋溢着春天的喜悦和勃勃生机。“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的《郊行即事》则是来写清明踏青的盛况:这是一个晴朗的清明,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丝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休要推辞这杯酒,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只可惜花无四季红,春风不常在。时光荏苒,切莫辜负这明媚的春光。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无论是怀念亲人的哀思与忧愁,还是踏青时的喜悦与欢愉,抑或是看破生死的豁达与豪迈,清明节带给我们的应该都是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传承。(汤阴县政府办 于冬伟)

责任编辑: 侯杰
分享到 更多

主题活动更多 >>

QQ截图20170328093717.jpg

QQ截图20170328102052.jpg

安阳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制作
电话:0372-2550207  传真:0372-2550207   邮箱:aywmb@126.com